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Android应用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应用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详细介绍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的重要性、常用工具以及具体的测试方法,帮助开发者提高应用的安全性。
一、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的重要性
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超过37亿,Google Play上有大约220万个应用,苹果App Store上则有约20亿或更多的应用,根据Flurry统计数据,现在每个人每天会在移动设备上花费近5个小时的时间,移动应用的广泛使用必然伴随着新的应用安全威胁,这些攻击与以前经典的web应用攻击不同,据NowSecure的最新研究表明,有25%的应用包含高风险漏洞。
常见的安全漏洞包括:
跨站脚本攻击(XSS)
用户敏感数据(IMEI、GPS、MAC地址、电子邮件等)泄露
SQL注入
网络钓鱼攻击
数据加密缺失
OS命令注入
恶意软件
任意代码执行
从业务角度看,执行安全测试至关重要,对于App开发者或开发团队而言,需要最好的移动App安全测试工具来确保app安全。
二、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Quick Android Review Kit (QARK)
特点:QARK由领英开发,是一款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提供有关Android App安全威胁的信息,并给出简洁明了的问题描述,它对在Android平台上发现App源代码和APK文件中的安全漏洞很有帮助。
2、Zed Attack Proxy (ZAP)
特点:Zed Attack Proxy(ZAP)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免费安全测试工具之一,它是一款开源安全测试工具,在全球范围内由数百名活跃的志愿者管理。
提供20种不同语言的版本;
支持多种脚本语言类型;
易于安装;
在软件开发和测试阶段,它能自动识别App中的安全漏洞。
3、Drozer (MWR InfoSecurity)
特点:Drozer是由MWR InfoSecurity开发的App安全测试框架,它可以帮助开发者确定Android设备中的安全漏洞。
是一款开源工具,可同时支持真实的Android设备和模拟器;
通过自动化和开展复杂活动,它只需很少时间即可评估与Android安全相关的复杂性;
它支持Android平台,并在Android设备自身上执行启用Java的代码。
4、MobSF (Mobile Security Framework)
特点:MobSF是一款自动化移动App安全测试工具,适用于iOS和Android,可熟练执行动态、静态分析和Web API测试。
是一款开源的移动App安全测试工具;
它可以托管在本地环境,因此重要数据不会与云交互;
它能对三个平台(Android、iOS、Windows)的移动App进行更快的安全性分析,开发人员可以在开发阶段识别出安全漏洞。
5、ADB (Android Debug Bridge)
特点:ADB是用于专门与运行Android设备进行通信的命令行移动应用程序测试工具。
ADB可轻松与谷歌的Android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进行集成;
实时监控系统事件,它允许使用Shell命令在系统级别进行操作;
它使用蓝牙、WiFi、USB等与设备通信。
6、Micro Focus (Fortify)
特点:Micro Focus主要为用户提供安全和风险管理、混合IT、DevOps等领域的企业服务和解决方案。
Fortify是Micro Focus最智能的安全测试工具之一,可在安装到移动设备前保护移动App的安全;
它使用灵活的交付模型执行端到端测试;
安全测试包括静态代码分析和针对移动App的扫描,并给出准确结果;
它有助于识别跨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安全漏洞;
它支持各种平台,例如Windows、iOS、Android和Blackberry。
7、CodifiedSecurity
特点:CodifiedSecurity可以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并确保足够安全地使用移动应用程序。
同时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
它遵循用于安全测试的程序化方法,该方法可确保测试结果可靠;
静态代码分析和机器学习为它提供支持,它还支持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它可以在不获取源代码的情况下测试移动App。
8、WhiteHat Security
特点:WhiteHat Sentinel Mobile Express是WhiteHat Security提供的安全评估和测试平台。
它是基于云的安全平台,并使用其静态和动态技术提供快速的解决方案;
WhiteHat Sentinel支持iOS和android平台,可提供有关项目状况的完整信息;
与任何其他工具或平台相比,它能轻松地检测漏洞;
通过在真实设备上安装移动App进行测试,无需模拟器。
9、Kiuwan
特点:Kiuwan提供领先的技术覆盖范围,可对移动App进行360°的安全性测试。
包括静态代码分析和软件组成分析,以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自动化。
10、Veracode
特点:Veracode向全球客户提供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性服务。
它使用基于云的自动化服务,为移动应用程序和Web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
Veracode的MAST(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服务可以确定移动App中的安全问题,并立即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三、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方法
1. 反编译工具的使用
步骤:使用反编译工具打开应用,如发现代码内未经过混淆,就说明存在应用可进行反编译,记录漏洞,停止测试。
预期结果:安装包中核心模块与敏感数据经过加密或者混淆。
整改建议:建议使用Proguard等工具对源码进行进一步混淆,避免造成源码泄漏。
2. 安装包签名测试
用例风险:Android签名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身份标识,为了保证应用不被恶意修改后重新发布,需要检查应用签名是否有保护机制。
执行步骤:解压缩安装包.apk文件后,删除META-INF/目录下的xx.RSA和xxx.SF文件,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删除过后的apk文件进行重新签名。
预期结果:更换签名后,触发应用防御机制,应用无法启动或提示。
整改建议:内部代码实现apk二次打包鉴别机制,在程序运行时校验apk签名是否由官方私钥签名而来。
3. 应用权限测试
用例风险:应用权限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数据泄露。
执行步骤:使用反编译工具反编译,打开源码后,检查应用AndoridManifest.xml文件,将应用权限和业务功能需要权限做对比,检查申请应用权限是否大于业务需要权限。
预期结果:应用申请合理的系统权限。
整改建议:为应用分配合理的系统权限。
4. AllowBackup开启
用例风险:当allowBackup标志值为true时,即可通过adb backup和adb restore来备份和恢复应用程序数据,导致应用数据泄露。
执行步骤:打开AndroidManifest.xml文件,检查应用Andor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配置是否为android:allowBackup="true"。
预期结果:AllowBackup关闭。
整改建议: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设置allowBackup属性值为False,备注:allowBackup属性未配置时默认为true。
5. debuggable开启
用例风险:当debuggable标志值为true时,即表示是App可调试的,存在安全泄露风险。
执行步骤:打开解析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检查应用Andor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配置是否为android: debuggable="true"。
预期结果:debuggable关闭。
整改建议: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设置debuggable属性值其默认值为false,备注:Debuggable属性未配置时默认为false。
6. 弱加密算法审查
用例风险:使用弱加密算法会大大增加黑客攻击的概率,黑客可能会破解隐私数据、猜解密钥、中间人攻击等,造成隐私信息的泄漏,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容易被破解的加密算法被称为弱加密算法,例如可以使用穷举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破解DES算法。
执行步骤:使用反编译工具进行反编译,打开源码后,查找代码中的敏感数据和敏感函数加密代码,是否使用DES弱加密算法。
预期结果:使用了安全的密钥长度和加密算法。
整改建议:避免使用弱加密算法,采用更安全的加密方式如AES等。
四、相关问题与解答栏目
问题1:什么是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在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中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是在不运行代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查的工具,它通过分析源代码或二进制文件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编程错误,在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中,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修复安全问题,从而提高应用的安全性,QARK是一款常用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可以提供有关Android App安全威胁的信息,并生成潜在漏洞的报告。
问题2:如何防止Android应用被反编译?
回答:为了防止Android应用被反编译,开发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代码混淆:使用Proguard等工具对源码进行混淆,使得反编译后的代码难以理解。
2、签名验证:在应用启动时验证签名,确保应用没有被篡改,如果发现签名不一致,可以阻止应用运行或提醒用户。
3、关键数据加密:对应用中的核心模块和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应用被反编译,也无法直接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android应用安全测试”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原创文章,作者:K-se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n/ask/62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