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件架构图
一、单台服务器架构
在用户量不多,应用使用频率不高,数据量不太大的情况下,单台服务器即可满足使用需求,这种架构通常包含以下组件:
1、计算单元(CPU):负责执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指令。
2、内存(RAM):用于存储正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作为CPU与硬盘之间的缓冲。
3、存储设备(硬盘/SSD):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
4、网络接口卡(NIC):实现服务器与外部网络通信的关键部件。
5、电源供应器(PSU):提供电力支持,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
6、散热系统:包括风扇和散热片,防止服务器过热。
二、应用、数据服务器分离架构
随着用户量和数据量的增加,应用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分离成为必然选择,此架构包括:
1、应用服务器:处理客户端请求,执行应用程序逻辑。
2、数据服务器:专门负责数据库操作和管理,存储应用数据。
3、远程连接:应用服务器通过远程调用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
三、应用、数据、文件服务器“三剑客”架构
当文件越来越多时,引入文件服务器进行集中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该架构包括:
1、应用服务器:只负责处理业务逻辑。
2、数据服务器:存储应用数据。
3、文件服务器:管理静态文件,释放应用服务器存储空间。
4、协议支持:文件服务器可能支持HTTP、FTP、RTSP等多种协议。
四、应用集群加入负载均衡架构
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可以引入负载均衡器将请求分配到多台应用服务器上,此架构包括:
1、负载均衡器:分发客户端请求,优化服务器负载。
2、多台应用服务器:共同处理业务请求。
3、动静分离:利用Nginx等工具实现前后端分离。
4、故障转移:当一台服务器崩溃时,负载均衡器将请求转移到其他可用服务器上。
五、数据库集群读写分离架构
随着数据库访问压力的增加,对数据库进行集群部署并实施读写分离策略是常见的优化手段,此架构包括:
1、主数据库:处理写请求,保持数据一致性。
2、从数据库:处理读请求,分担主数据库压力。
3、同步机制:确保主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六、缓存服务器架构
引入缓存服务器如Redis,可以有效缓解数据库压力,提高系统性能,此架构包括:
1、缓存服务器:存储热点数据,减少数据库访问频率。
2、应用服务器:先查询缓存服务器,命中则返回结果;未命中则查询数据库并更新缓存。
3、注意事项:需防范缓存穿透和缓存雪崩问题。
七、数据库水平拆分与垂直拆分架构
当单一数据库无法满足性能需求时,可以进行水平拆分或垂直拆分,此架构包括:
1、垂直拆分:按业务模块将数据库分开,如商品库和用户库。
2、水平拆分:按数据行进行分表,如按用户ID哈希取模分散到不同数据库实例上。
3、关联与同步:确保拆分后的数据关联性和同步性。
八、应用服务器垂直拆分架构
对于复杂的业务系统,可以按业务功能将应用服务器进行垂直拆分,此架构包括:
1、各业务服务器:分别负责不同的业务功能模块。
2、域名映射: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不同的访问域名。
3、负载及灾备:为每个业务服务器配置负载均衡和灾备机制。
九、前后端服务器分离架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性能,可以将前端工程与后端应用分离部署,此架构包括:
1、前端服务器:专门管理前端静态资源和页面渲染。
2、后端服务器:处理业务逻辑和动态数据交互。
3、通信机制:前端服务器通过API与后端服务器通信。
十、相关问题与解答栏目
问题1:什么是NUMA非一致性内存访问?它是如何影响服务器性能的?
答: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即非一致性内存访问,是指多处理器系统中不同处理器访问同一内存时存在的速度差异,在NUMA架构中,处理器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远快于访问远程内存的速度,这会导致跨CPU内存访问的性能下降,因为需要通过QP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额外的开销,在进行服务器架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跨CPU的内存访问,以提高整体性能。
问题2:为什么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读写分离?读写分离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对数据库进行读写分离是为了缓解数据库的读写压力,提高系统性能,读操作通常比写操作更频繁,且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不如写操作高,可以将读请求和写请求分别分配给不同的数据库实例来处理,读写分离的注意事项包括:确保主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选择合适的同步机制(如MySQL的主从复制)、以及防范数据丢失和延迟等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服务器硬件架构图”的问题,朋友们可以点击主页了解更多内容,希望可以够帮助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K-se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n/ask/75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