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初始化与配置
1、安装操作系统: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Ubuntu、CentOS等),安装过程中需确保正确设置分区、网络等基本信息。
2、更新系统和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驱动程序到最新版本,以获取更好的安全性和性能,可通过系统自带的更新功能或官方网站下载更新包进行安装。
3、网络设置:为服务器分配静态IP地址,确保其在网络中具有固定标识,便于管理和访问,正确配置DNS服务器地址,保证域名解析正常,还需根据网络环境,合理设置网关、子网掩码等参数。
4、用户和权限管理:创建必要的用户账户,为每个用户设置强密码,并根据最小权限原则分配权限,避免使用默认的管理员账户,降低安全风险,可创建特权用户并赋予sudo权限来执行管理任务。
5、时间同步:配置NTP服务,使服务器时间与标准时间源保持同步,防止时钟漂移导致的问题,如身份验证错误、服务间时间不一致等。
二、安全加固
1、安装安全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工具,保护服务器免受恶意软件攻击和非法入侵,防火墙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只开放必要的端口。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禁用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潜在的攻击面,降低被黑客利用的风险。
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如使用SSL/TLS协议加密网站数据传输,采用AES等加密算法对磁盘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定期备份: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定期备份服务器上的重要数据,包括全系统备份和增量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以便在出现硬件故障、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
三、性能优化
1、调整内核参数:根据应用需求,优化内核参数,如增加TCP缓冲区大小、修改系统队列长度、调整内存管理策略等,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系统性能。
2、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根据服务器的用途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并进行合理的挂载点布局,提高数据存取效率。
3、资源监控和管理:安装资源监控工具,实时监测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I/O、网络带宽等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和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四、其他设置
1、日志管理:配置日志记录级别和存储位置,定期查看和分析日志文件,以便及时发现服务器运行过程中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设置UPS:如果条件允许,安装不间断电源(UPS),以防止因停电导致服务器突然断电而造成数据丢失或服务中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新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业务需求,建议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了“服务器新开必做的几件事”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原创文章,作者:K-se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n/ask/79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