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PU使用率报警规则
(一)监控指标
实时监测服务器CPU的使用率情况。
(二)报警阈值设定
1、常规阈值
当CPU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80%时,触发三级报警,这表示服务器CPU负载开始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对部分业务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运维人员关注并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进程或服务占用过多CPU资源。
当CPU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90%时,触发二级报警,此时服务器CPU资源已十分紧张,很多业务的响应速度可能会明显下降,应尽快排查原因,避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当CPU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这是非常严重的警报,意味着服务器CPU资源已经耗尽,可能导致业务系统出现卡顿、无法响应等情况,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2、特殊时段阈值
在业务高峰期(如每天的特定时间段,根据业务规律确定),考虑到业务负载较大,可适当调整阈值:
当CPU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95%时,触发二级报警。
当CPU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
(三)报警方式及通知对象
1、报警方式
通过邮件向运维团队发送报警信息,邮件内容应包含服务器名称、IP地址、当前CPU使用率、报警级别以及报警时间等关键信息。
在监控系统界面上弹出醒目的报警提示框,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
2、通知对象
三级报警:通知运维值班人员,提醒其关注服务器状态。
二级报警:通知运维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尽快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级报警:通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运维团队全体成员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启动紧急应急处理预案。
二、内存使用率报警规则
(一)监控指标
实时监测服务器内存的使用情况。
(二)报警阈值设定
1、常规阈值
当内存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70%时,触发三级报警,表明服务器内存开始变得紧张,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缓存机制和部分应用的性能,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内存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当内存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90%时,触发二级报警,此时内存资源严重不足,可能导致应用程序频繁进行内存交换,严重影响业务性能,应尽快采取措施优化内存使用或增加内存资源。
当内存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这意味着服务器内存已经完全耗尽,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或业务中断,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2、特殊时段阈值
在业务高峰期,考虑到业务对内存的需求较大,可适当调整阈值:
当内存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85%时,触发二级报警。
当内存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
(三)报警方式及通知对象
1、报警方式
通过短信和邮件同时向运维团队发送报警信息,短信内容应简洁明了,包含服务器名称、IP地址、当前内存使用率和报警级别等重要信息;邮件则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如内存使用趋势图等。
在监控系统界面上以闪烁的图标和声音提示的方式发出报警信号。
2、通知对象
三级报警:通知运维值班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提醒他们关注内存使用情况。
二级报警:通知运维主管、系统管理员和相关业务负责人,要求他们及时分析问题并采取优化措施。
一级报警:通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运维团队全体成员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启动紧急内存扩充或优化方案。
三、磁盘I/O使用率报警规则
(一)监控指标
实时监测服务器磁盘I/O的使用情况,包括读写操作的速率和队列长度等。
(二)报警阈值设定
1、常规阈值
当磁盘I/O写入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100MB/s时,触发三级报警,这表明磁盘写入操作较为频繁,可能会影响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响应时间,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大量的数据写入请求或磁盘性能问题。
当磁盘I/O读取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200MB/s时,触发三级报警,较高的读取速率可能会导致磁盘I/O瓶颈,影响业务数据的读取效率,应检查是否存在大量并发读取请求或磁盘缓存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当磁盘I/O队列长度持续5分钟超过20时,触发二级报警,这意味着磁盘I/O请求出现了积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应及时分析原因,如是否存在磁盘故障、文件系统问题或应用程序对磁盘的过度访问等。
当磁盘I/O写入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200MB/s且读取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300MB/s时,或者磁盘I/O队列长度持续5分钟超过50时,触发一级报警,这是非常严重的磁盘I/O问题,可能会导致业务系统出现严重的性能问题甚至崩溃,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2、特殊时段阈值
在业务高峰期,根据业务特点和历史数据,可适当调整阈值:
当磁盘I/O写入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150MB/s且读取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350MB/s时,触发二级报警。
当磁盘I/O写入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250MB/s且读取速率持续5分钟超过400MB/s时,或者磁盘I/O队列长度持续5分钟超过60时,触发一级报警。
(三)报警方式及通知对象
1、报警方式
通过企业微信消息推送和邮件向运维团队发送报警信息,消息内容应详细描述磁盘I/O的各项指标数据、报警级别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
在监控系统界面上以动态图表的形式展示磁盘I/O的使用趋势,并在出现报警时突出显示报警区域。
2、通知对象
三级报警:通知运维值班人员和存储系统管理员,提醒他们关注磁盘I/O情况。
二级报警:通知运维主管、系统架构师和相关业务负责人,要求他们共同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一级报警:通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运维团队全体成员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启动紧急磁盘I/O优化或硬件升级方案。
四、网络带宽使用率报警规则
(一)监控指标
实时监测服务器的网络带宽使用情况,包括流入带宽和流出带宽。
(二)报警阈值设定
1、常规阈值
当网络带宽流入或流出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70%时,触发三级报警,这说明网络带宽开始变得紧张,可能会影响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大量的网络流量或网络攻击等情况。
当网络带宽流入或流出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90%时,触发二级报警,此时网络带宽资源严重不足,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延迟、丢包等问题,严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应尽快采取措施优化网络配置或增加带宽资源。
当网络带宽流入或流出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这意味着网络带宽已经完全耗尽,可能会导致业务中断,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2、特殊时段阈值
在业务高峰期或有重要业务活动期间,考虑到网络流量会大幅增加,可适当调整阈值:
当网络带宽流入或流出使用率持续5分钟超过85%时,触发二级报警。
当网络带宽流入或流出使用率持续5分钟达到100%时,触发一级报警。
(三)报警方式及通知对象
1、报警方式
通过电话语音呼叫和邮件向运维团队发送报警信息,电话语音呼叫应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接听并了解关键信息;邮件则提供详细的网络带宽使用报告和分析建议。
在监控系统界面上以醒目的颜色和闪烁图标显示网络带宽的实时使用情况和报警状态。
2、通知对象
三级报警:通知运维值班人员和网络管理员,提醒他们关注网络带宽情况。
二级报警:通知运维主管、网络安全专家和相关业务负责人,要求他们共同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级报警:通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运维团队全体成员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启动紧急网络带宽扩容或优化方案。
五、服务器温度报警规则
(一)监控指标
实时监测服务器内部关键部件(如CPU、硬盘等)的温度情况。
(二)报警阈值设定
1、常规阈值
当服务器内部温度持续5分钟超过40℃时,触发三级报警,这表明服务器温度开始升高,可能会影响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需要检查服务器散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当服务器内部温度持续5分钟超过50℃时,触发二级报警,此时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硬件设备出现性能下降或故障风险增加,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强散热或降低环境温度。
当服务器内部温度持续5分钟超过60℃时,触发一级报警,这是非常危险的高温状态,可能会导致硬件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紧急降温措施。
2、特殊时段阈值
在夏季高温环境或服务器机房散热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阈值:
当服务器内部温度持续5分钟超过45℃时,触发二级报警。
当服务器内部温度持续5分钟超过60℃时,触发一级报警。
(三)报警方式及通知对象
1、报警方式
通过短信和监控系统界面弹窗向运维团队发送报警信息,短信内容应包含服务器名称、当前温度、报警级别以及建议的处理措施;弹窗信息则以醒目的文字和颜色提示相关人员注意服务器温度异常情况。
在服务器机房内安装声光报警装置,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警报声和闪烁灯光,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2、通知对象
三级报警:通知运维值班人员和机房管理人员,提醒他们关注服务器温度变化。
二级报警:通知运维主管、硬件维护工程师和机房设施负责人,要求他们尽快检查散热系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级报警:通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运维团队全体成员以及安全管理部门,启动紧急应急处理预案,如关闭部分非关键设备、启用备用散热设备等。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服务器报警规则”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原创文章,作者:K-se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dun.cn/ask/818045.html